山东省革命老区网讯 新春伊始,乍暖还寒。2月10日,招远市老促会召开《铁血与稻穗---抗日模范村东马家传奇》初稿编著工作座谈会,隋云斋会长委托孙德播执行会长主持会议,东马家游子、该书作者秦荣国教授,招远市黄金史专家和民俗学者张丕基,招远市地方史和红色文化专家闫尧晟,东马家书记秦永刚及村史村文化爱心人士马勋参加会议。
“马家村党支部,抗日救国的好领班。基干民兵青抗先,劳武结合干得欢。一手提着枪,一手拿着锨,敌人来了跟他干,敌人走了种庄田,埋地雷、割电线,与鬼子展开麻雀战。妇救会不得闲,支前工作干在前。母送子、妻送夫,参军参政保家园。做军鞋、做军衣,又织布、又纺线;白天照顾伤病员,晚上参加识字班。儿童团也冲在前,站岗放哨抓汉奸。拥军优属天天干,读书看报搞宣传。男女老少总动员,千军万马齐参战。”东马家流传的这首打油诗,至今仍传唱不衰。1943年6月6日,我西海军分区命名招远县磨山区马家村-今天的招远市阜山镇东马家村--为“抗日模范村”。今天的东马家村也不到二百户,只有五百多人,当年抗战时更是只有六十多户、二百多人。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是因为这个小村曾经上演过一部大型抗战救国实景剧:地雷战、地道战的神威,刘胡兰、董存瑞式的英雄事迹,《南征北战》《潜伏》里的惊险情节,后方医院的军民鱼水情……一幕幕都在这里上演过。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也曾在这里指挥过战斗。从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这里的村民积极参军参战,二百多人的小村涌现出十多位闻名胶东的英雄人物,其中为国献身的烈士就有十三名!
作者秦荣国,东马家村人,原《大众日报.大众周末》编辑部编辑、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杂志社总编辑。《铁血与稻穗——马家抗日模范村传奇》旨在通过翔实的史料与生动的描述,全面、客观地书写马家村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与巨大贡献,展现马家村英雄的人民在铁血与稻穗交织中的坚韧与伟大。本书的创作意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热血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家村人民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巨大贡献,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座谈会上,孙德播执行会长表示,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具有特殊的意义;《铁血与稻穗》作者秦荣国教授热爱家乡、热爱招远的红色文化,怀着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对革命先烈的感恩,这次与招远市老促会合作深入挖掘东马家红色传奇故事,让招远人民深深记住这段在党的领导下全民抗战的光荣的历史,体现了一个家乡游子的浓厚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深深尊重和敬意,也为下步东马家村志编写和红色展馆建设打好重要基础。与会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招远市老促会准备把《铁血与稻穗》作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献礼作品,隋云斋会长高度重视,拟汇报给市里领导和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扶持,争取社会各界配合,争取早日完成《铁血与稻穗》的编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