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临沂大学地处沂蒙老区,为老区振兴发展贡献力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临沂大学以服务老区振兴发展为已任,以“智力输送”为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把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人才作为办学努力方向,不断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沂蒙老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临大力量。
一、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助力乡村振兴
临沂大学始终牢记“为沂蒙服务”办学宗旨,始终坚持做老区发展的“智库”。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后,临沂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勇担时代使命,立足于更好服务沂蒙老区乡村振兴发展,于2017年底成立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所,研究所坚持“立足农村、扎根农业、服务沂蒙”的原则,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乡村规划、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施工与管理等方面服务,面向园林、园艺、动医等专业招募了近20余名师生组建团队,对接临沂贫困乡村,志愿服务美丽乡村规划,助力乡村振兴。团队以科学规划带动村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和民居卫生环境,提升村民生活环境和振兴发展的信心。自研究所成立以来,在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规划、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已完成40多个项目的规划设计,规划成果得到有关单位及专家高度认可。同时,临沂大学还积极与中国人民大学、临沂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中国合作社研究院临沂分院”,选派党员专家教授深入农业园区和农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等工作,他们情系农民,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汗水,真诚地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受到农民兄弟的广泛好评和热忱欢迎。
二、着力拓宽服务渠道,培育农技新人才
临沂大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变“输血”式服务为“造血”式服务,着力提高乡村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致富发展。针对广大沂蒙老区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状况,临沂大学在广泛调研、专题研讨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培养途径,周密制订紧跟时代需求的不同类型农技骨干精准培养方案,着力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基层渔技人员、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等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强才”、人才“带才”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实用农技人才。近3年来,每年培训农业技术骨干人员近千人。
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临沂大学以知重负重的实际行动主动作为,与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共建新型职业农民学院,着力抓好高层次、创新型职业农民的常态化教育培训。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为主要培训对象,以课堂教学为辅、现场教学实践为主,采取不同现场不同专题讲授、各类专题研讨、互动交流、案例分析等参与式、模拟式、探索式培训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员讨论相结合,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发挥获批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机构的作用,坚持“两结合”“三提升”的总体思路,将培训工作与学员自身产业发展相结合、与齐鲁样板示范区发展相结合,实现培训质量、学员产业、示范区产业的共同提升,有力推动国家级社会服务实现新突破。近3年来,学校每年组织开展两次现场教学活动,学员都是村党支部书记、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他们通过边参观、边提问、边听专家解答讲评,印象深、触动大、成效好。
三、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