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官方网站

民间研究者辛少毅 找到抗战时期招远黄金送延安重大历史线索和证据

作者:徐军 来源:省老区网 时间:2025/8/27 点击:200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特委招远筹金送延安,这是一次功在千秋的红色金融历史事件,更是二十多年来烟台党史部门确立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对于这一重大事件,虽然一些亲历者回忆录及史料中的相关记录都成为招远黄金送延安的佐证,但始终未能找到招远黄金送达延安后由谁接收和保管的第一手证据。对此,招远党史部门曾派人赴延安调查过,但无所获。这一时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遗憾。

    而就在近几天,招远的民间研究者却获得了重大收获。

    在筹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招远金银工艺博物馆,接待了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特殊客人——辛少毅,他向正在筹备“招远黄金送延安座谈会”的郝永桥(郝永刚,招远籍,资深媒体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河北法制报记者,中国日报网三农栏目副主编,中国报道网双创中国副主编,招远金立方孵化器创建人,创建金工联盟,举办百名金匠聚金都活动,参与招远黄金文创产业协会活动,孵化弈金亦银金银工艺传承基地工作室,牵线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曹云鹏老师建立山东传承基地)、张丕基(《招远黄金志》主编、招远第七批非遗项目《延安送金》代表性传承人)、宋永军(黄金历史文化传承民间志愿者,招远金银工艺博物馆创始人,致力于招远黄金历史文化传承发展)透露了一个“王炸级”振奋人心的重大线索:我的父亲辛波在延安陕甘宁边区银行工作时,曾亲手签字接收和保管过招远送延安的黄金。

    辛少毅说,说来这事还真有缘分。20172018年,我来山东拍摄一部中法国际交流纪录片,在郝永桥朋友——张洁女士的引荐下,到招远金银工艺博物馆参观,听到招远13万两抗日黄金送延安的故事。回到北京后,我特意问父亲有没有这回事?

    父亲说,这事能有假吗?我在延安窑洞里住,我的这一个炕底下全是黄金。我问哪来的黄金?父亲说,主要是招远送来的。我又问,这么多黄金搁在这,你们也不做个登记?父亲说,那个时候哪有什么金库啊!就是跟主席的窑洞挨着的几个窑洞,那窑洞表面上看根本没有什么,但炕底下却存着黄金。

    我父亲辛波生于19198月,时任陕甘宁边区银行副行长兼业务处长,所以他知道这件事。我问父亲知不知道当时是谁送去的,招远谁去的?父亲说这记不住了,当时没有照片,记不住招远是谁来送的。但接黄金这事我知道。山东招远的黄金,是我接的,我签的字。

    令人十分惋惜的是,辛少毅父亲辛波,已于2022130日逝世,享年103岁。

    辛少毅提供的这个线索,正好被大众日报纪念抗战80周年专题部来招远采访时听到,他们立即联系辛少毅,亲赴北京专访他。

    招远金银工艺博物馆是烟台市第一家民营博物馆,20166月创立以来,在发掘传承弘扬黄金红色文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参与党史办黄金送延安纪录片走访拍摄活动,开设红色历史教育展区,宣传抗战时期胶东特委招远筹金13万两送延安和胶东地区43万两黄金支援抗战和解放战争的重大历史贡献,收藏展览黄金送延安红色文物、讲述红色藏品故事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正在筹备9月初举办“延安送金座谈会”和请招远非遗《延安送金》代表性传承人张丕基给少年朋友讲延安送金故事等活动。

    这次重要线索的获得,说明挖掘传承红色文化绝不可忽视民间文化人士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并且应该大力支持充分利用他们的特长,让黄金送延安这一段红色金融史不断补充和完善,让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乐章永远回荡在人民心中!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万寿路2号,济南市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C座5楼,电话:0531_82666546  邮箱:sdlcqw1950@126.com
山东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 版权所有  
© Copyright©2018-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6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