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恢复与再发展
1943年,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进入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蒋介石为了加强其在山东的反共阵地,于年初命令李仙洲率28集团军由皖北入鲁,进至湖西夏镇一带企图向我沂蒙山区根据地推进。此后几个月内,陆续强占了我藤县、峄县等游击根据地,侵占我单县、砀山、丰县、鱼台、成武、巨野等地。冀鲁豫军区部队和鲁南部队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在对日伪军进行反“扫荡”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和坚决抗击,粉碎了其进入鲁南、鲁中地区的图谋,迫使其于
冀鲁豫区在进行反“扫荡” 反“蚕食”的同时,积极组织小部队和游击队在边远地区开辟新的游击区,2月,仅第一军分区派出以班排为单位的小部队就有104支;第三军分区的小部队,采取各种形式,主动向敌人进攻,巩固了莘(县)朝(城)边根据地。
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冀鲁豫军区和太行军区于七八月间先后发起卫(河)南战役和林(县)南战役,取得歼灭日、伪军1.2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开辟了卫南、豫北广大地区 。
我对敌斗争的胜利,使敌人感到恐慌,1943年9月,敌对我湖西、鲁西南、运东和单县等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秋季“扫荡”。日军为围歼我冀鲁豫边区主力部队和领导机关,并掠夺秋粮,在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配合下,共纠集3万余人,于9月上旬由南而北,先是合围湖西地区,继而”扫荡“鲁西南和运东地区,尔后全力合围濮、范、观中心区,回兵时又“扫荡”沙区和运东区。我主力部队适时转移外线,腹部地区留少数部队与敌周旋。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从1943年年底开始,山东抗日根据地和冀鲁豫根据地的抗战形势明显好转。李仙洲部入鲁反共失败后,国民党在山东的部队由1942年底的9万人下降到6万人,其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复杂,我对顽斗争已处于明显优势,开始扭转日伪顽军对我夹击的不利局面,为尔后的大反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年底,除湖西外冀鲁豫各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已全部恢复打通。
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场继续失利,对我根据地的“蚕食”政策遭到严重打击,被迫实行兵力的“重点配备”。由于日军兵力不足,不得不以大量伪军从事守备。这为我对敌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从3月下旬开始,山东军区对敌进行局部反攻,并把大股伪军和深入我根据地内较孤立的日伪军作为主攻目标,不断取得斗争胜利。
1944年春,山东各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继续进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鲁西北各县根据毛泽东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和冀南、冀鲁豫区党委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积极开展大生产,进行生产自救,发展不同形式的互助组,逐步克服严重旱灾和日伪顽的掠夺破坏所造成的艰难局面。
5月,冀鲁豫区与冀南区合并,成立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和新的冀鲁豫军区,黄敬任分局书记,宋任穷任军区司令员,黄敬任政委。从1944年4月起,冀鲁豫区军民像其他区一样,展开了对敌的夏季攻势。到5月底,已收复朝城、内黄、清丰三座县城,毙伤俘日伪军近万人。6月,
1944年7月,苏北、鲁南顽军周侗、申从周、冯子固等部向我进攻。山东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统一组织湖西、鲁南部队及新四军一部发起反击。歼周侗4个团及申从周大部,将顽军全部赶出湖区,恢复昆(山)张(秋)地区,打开了东平、汶上的局面,随即收复鱼台、单县、丰县、沛县间地区,恢复了微山湖中心区,再次打通了湖西与鲁南的联系,并向郓城、菏泽等地攻击,使鲁西各小块根据地连成一片。
与此同时,冀鲁豫军区派一部分兵力南下,恢复黄河以东的水东根据地,开辟水西根据地,在14个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扩大了豫东根据地。
8月,鲁西南军民痛歼日伪军,使鲁西南区与冀鲁豫中心地区连成一片。冀鲁豫八分区部队在郓城、范县、观城县等基干大队配合下,从
在11月的冬季对敌攻势中,冀鲁豫第八分区和十一分区部队对盘踞在菏泽、巨野、郓城、鄄城、单县、定陶一带的伪军张瑞亭、张子刚、王志杰、时锡九等部展开大规模讨伐,共歼伪军1500余人,收复寿张县城,使冀鲁豫八、十、十一分区连成一片。
1945年春、夏季,冀鲁豫根据地军民同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一起,对日、伪军展开了反攻作战,扩大了解放区。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由小到大,逐渐发展,最后成为全国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共计控制县城70多座,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