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官方网站

从新时代的新高度研究和弘扬沂蒙精神

作者:韩延明 来源:山东革命老区网 时间:2019/11/12 点击:1791

 2013 11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明确定位:“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他强调指出:对沂蒙精神,“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习总书记对沂蒙精神定位的高度和评价的深意,为我们在新时代从新高度研究阐发、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提供了历史思维和根本遵循。梳理一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年来对沂蒙精神的题词、批示和讲话,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如此明确地把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相提并论,将其上升到全党精神的层面和国家精神财富的高度,并立体化地深刻阐明了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这在中共党史上还是第一次,由此也圆满实现了 9900 多万山东人民多年企盼的政治梦想。

 沂蒙精神的产生和发展,见证了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记录着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沂蒙精神是战争年代在中共中央正确领导下由山东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一种革命文化形态和中华民族精神。它饱含着初心和使命、熔铸着信仰和忠诚、凝聚着血泪和真情,是齐鲁红色文化的主体和精髓,是一种流动的、拓展的、深远的先进文化形态,是新时代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精神文化,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气派不可或缺的革命文化资源,是穿越时空、具有磅礴伟力的标志性、引领性红色精神传承。概言之,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构筑和丰富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升华的伟大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伟大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走进新时代,我们必须从新的视角去深度认知沂蒙精神的源流和本质内涵;从新的境界去全面审视沂蒙精神的平台意义和教育价值;从新的挑战去准确把握沂蒙精神的核心要素和实践主题;从新的向度去大力拓展沂蒙精神的研究视阈和弘扬路径。

 第一,要从新的视角去深度认知沂蒙精神的源流和本质内涵

过去,我们在追溯沂蒙精神的脉络和源流时,往往更多的是站在老区的、基层的、群众的角度去理解和阐述,认为沂蒙精神源于老区、生于基层、长于群众,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草根”精神、平民精神、大众精神。应该说,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重温习总书记视察山东的重要讲话,从创生型的角度以开阔眼光立体化地审视沂蒙精神孕育、生长和发展的源流时,我们就会发现,继往开来的沂蒙精神,承续着我们党 90 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60 多年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和 40 多年改革开放的辉煌业绩,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图谱中绚丽的一页。追根溯源,沂蒙人民那种诚朴的爱党忠心、爱军情怀和奉献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党的感召、培育和引领下逐步生成与发展起来的,是党的先进性、正确性、群众性和服务性,是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杀敌护民的英雄壮举和牺牲精神,从根本上激发和坚定了沂蒙人民对党、对人民军队的真诚热爱和耿耿忠心,使党群、干群、军民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坚固整体。

 我们要从视野上延展和拓宽对沂蒙精神的认知维度。应该说,沂蒙精神孕育生长之初就注入了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和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汲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同出一脉、谱系相承: 一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在沂蒙播撒了革命的火种,由此开始了沂蒙精神的破题之笔; 二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指战员传承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红色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 三是战争年代的沂蒙根据地直接受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毛泽东、朱德给党政军领导人拍发的电报就达 100多封; 四是刘少奇 1942 年亲赴沂蒙言传身教,带来了弥足珍贵、影响深远的群众工作经验和群众路线观念。沂蒙精神渗透着党心、民意与军魂。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就是党政军民生死与共、党群干群水乳交融,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进取。这既是沂蒙精神的创生之根、发展之本、文化之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由鲜血和战火淬炼的伟大精神,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仰、坚强的党性修养、坚韧的奉献精神和坚实的责任担当,构筑了新时代的执政坐标。党把人民当亲人,人民和党心连心。所以,中国共产党是沂蒙精神的培育者、缔造者、推动者。沂蒙精神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深刻影响,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度契合。

 第二,要从新的挑战去准确把握沂蒙精神的核心要素和实践主题

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和闪光之处,就是那种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所构成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党心为民,民心向党”的互通共融和同频共振,饱含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强力量,是沂蒙精神的思想之宗、践行之道、发展之源,也是习总书记所说的沂蒙精神在当代中国梦语境下对党的建设和群众路线所具有的“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沂蒙精神既是群众路线的实践结晶和鲜活教材,又是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动力。群众工作有一个“杠杆原理”,就是支点越靠近群众,干部的作用力就越大,就越能最大限度地撬动群众,自觉地与群众融为一体。沂蒙精神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党群血肉相连、军民鱼水相依这一生死与共关系的真实写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当是一个火种、一盏明灯、一座桥梁,既要温暖群众、又要照亮群众,还要引导群众。只有党政军民紧密团结、众志成城,党群干群冷暖相伴、荣辱与共,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正是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主题。

 沂蒙精神的最大启示是赢得民心。习近平同志从村党支部书记到县委书记、省委书记再到总书记,一直注重深入人民群众,赢得了“平民书记”的高度赞誉。“人民”一词,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 203次,直抵人心。而心系人民、服务群众,正是沂蒙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更是每一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感情寄托!说到底,就是要回到原点,找到人民群众这个最本质的根基、血脉和支撑。历史证明,心系人民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建立密切而稳定的党政军民关系,就要尊重群众、联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而不是游离于群众之外,更不是凌驾于群众之上。

 第三,要从新的境界去全面审视沂蒙精神的平台意义和教育价值

这里主要是指沂蒙精神所拥有的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共同的平台教育意义与革命精神价值。我们说,既然习总书记已经把沂蒙精神与三大经典红色精神相提并论、列为党和国家精神家园中璀璨辉煌的一员,我们就应当认真研究沂蒙精神与其他红色精神之间的相同之点和相通之处,追寻他们在中共党史上一脉相承的同宗、同根、同源、同魂,而不是只去关注沂蒙精神的独特点和地方性。

 与时俱进、饱蕴家国情怀的沂蒙精神,战争年代奉献的是鲜血和生命,和平时期贡献的是汗水和智慧,是一种穿越时空隧道、跨越地域疆界的不朽的伟大精神。因为沂蒙精神并不仅仅属于区域性的临沂,并不仅仅代表硝烟弥漫的过去,并不只是属于沂蒙儿女和齐鲁大地的,而是属于泱泱中华民族的,是丰富地蕴涵着中央党政军领导人的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的国家精神平台和“三观”教育宝藏,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秉性和超强活力。虽然沂蒙精神的载体——红色征程在岁月的年轮上渐行渐远,但其深邃的内涵却在不变的传承中离我们越来越近,在中国梦语境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和教育价值,理应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并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精神暖流和珍贵读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所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指出:把沂蒙革命老区所蕴含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继承好、发扬好,是我们的重大政治和历史责任。

 第四,要从新的向度大力拓展沂蒙精神的研究视阈和弘扬路径

这主要是指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沂蒙精神和“让红色基因注入血脉代代相”的重要指示,对沂蒙精神进行深刻、准确的研究阐发和传承弘扬。这是沂蒙精神天经地义的“本真”职能,也是高扬中国红色文化的“本体”使命。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也要有人懂。”伟大的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映照与象征。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既是历史对新时代的昭示,也是新时代对历史的呼唤,对于我们增强以党群、干群、军民关系为本质内涵的沂蒙精神的深刻认知,更好地从党的鲜活历史中汲取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未来意义。在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求上上”的高远追求,打破地域区划观念和宣传视野方面的局限,切实站在与三大经典红色精神同样的高度和全国话语体系的广度上,创新性地从多视角深入挖掘和研究阐发沂蒙精神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力量、执政理念和时代价值,让历久弥新的沂蒙精神通过“六进”而注入文化、走入生活、深入人心、融入生命,行吟时代大风。沂蒙精神是一种具有先进的理论品质和鲜明的实践品格的伟大精神,我们既要积极推进沂蒙精神理论研究的多学科贯通和学术化转型,建立沂蒙精神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又要深入探讨和有效实施沂蒙精神应用研究的可行性路径,利用新的介质载体、元素组合与传播链条,使弘扬沂蒙精神大众化、常态化、艺术化、现代化,把对沂蒙精神的认知、赓续和弘扬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使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为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原一级巡视员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七路516号汇统大厦A座17楼 电话:0531-82666526 1596669393  邮箱:sdlcqw1950@126.com
山东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 版权所有  
© Copyright©2018-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6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