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必须永远高扬,红色基因必须代代相传。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山东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进入新时代,山东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深切嘱托,自觉扛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积极打造红色文化传承高地。
2月26日,民族舞剧《乳娘》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成千上万名观众被这一感人至深的红色经典打动,对“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齐鲁大地,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成为推动山东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他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传承红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山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参观沂蒙精神展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传承红色基因作出重要指示。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来到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听取了威海市依托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基地情况介绍。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一直想来这里看一看,受受教育。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
红色文化不仅饱含着无畏的革命精神、不屈的民族意志,也蕴藏着昂扬的革命情怀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新时代激励人们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载体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叮嘱,山东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深厚的优势,自觉扛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山东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强化传播效果。
南有沂蒙红嫂,东有胶东乳娘。在山东的红色文化中,“红嫂”和“乳娘”是不得不提的两个群体。
此次,民族舞剧《乳娘》的进京演出,就是山东和乳山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用百姓语言讲述、以艺术方式表现、借技术手段呈现红色故事的有力尝试。
这一红色文艺精品,通过“舞台”将红色精神带来的冲击直抵人心。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山东人民爱党拥军的优良传统,生动弘扬了山东红色革命文化。
《乳娘》民族舞剧的上演再次表明,乳山以及整个山东层面不断深化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的研究阐发,创新传播载体方式,积极打造山东红色革命文化名片。
除此之外,山东乳山还通过创作影视文学作品,组织红色书画联展、图片展、红色主题歌曲征集,举办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研究乳娘精神等多种形式,唤醒群众对“乳娘”记忆,让乳娘精神在交流互动中传承发扬。
而在山东临沂,作为沂蒙精神发源地,临沂开展“说沂蒙、唱沂蒙、写沂蒙、画沂蒙、演沂蒙”等系列活动,推出舞剧《沂蒙情》、电影《渊子崖保卫战》等经典文艺精品。
这些创新的传播形式,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其带来的精神震撼更是深入人心,这对传承红色文化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丰富的红色资源,锻造了山东鲜艳的精神底色。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山东坚定革命文化自信,在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中激活红色基因,构筑红色文化传承高地。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近年来,山东利用革命遗址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阵地,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乳山教学区,每年有700多批次3万多人的团队、8万多人的游客走进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和胶东育儿所纪念馆,聆听党对群众“以命相救”、群众对党“以命相助”的生动故事。
事实上,在山东,早已掀起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热潮。济南市、威海市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淄博市突出了“艰苦奋斗教育”主题;枣庄市突出了“抗战精神国防教育”主题;临沂市、潍坊市则以“沂蒙精神革命教育”为主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需要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红色基因根植心中,不断激发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强大精神力量,让红色文化散发更加迷人的时代魅力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