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市老促会赴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学习纪实

初冬的沂蒙山区,松柏泛绿,生机盎然。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这片曾被鲜血与战火浸染的红色沃土,正以其深沉的历史底蕴焕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2025年11月13日,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一行7人,在会长李淑芹的带领下,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与对沂蒙精神的深切追寻,专程来到临沂市沂南县,走进庄严的沂蒙红嫂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深刻而动人的参观学习活动,旨在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养分,共商老区建设发展大计。

烟台是山东红色革命发祥地之一,是一片充满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作为胶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台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其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活动开展早、基础好。早在1921年,烟台海校学生郭寿生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此建立党团组织,是全国最早建立党团组织的地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胶东党组织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一一|四”暴动等武装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著名的天福山起义于1937年12月24日爆发,打响了胶东抗日的第一枪,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后发展成为胶东抗日主力部队。在艰苦决绝的抗战岁月里,烟台军民创建了巩固的胶东抗日根据地,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区。许世友等著名将领曾在此指挥作战。地雷战更是闻名全国,海阳民兵创造的地雷战术沉重打击了日寇,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解放战争时期,烟台是重要的后方基地和战略枢纽,数十万烟台儿女参军支前,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涌现出“济南第一团”“塔山英雄团”等英雄部队。如今,烟台的红色印记遍布各地。胶东革命纪念馆、海阳地雷战纪念馆、杨子荣纪念馆、八路军挺进东北渡海出发地纪念碑等遗址遗迹,以及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共同构成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其城市精神谱系中最为靓丽的底色,激励着后来者在新时代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被誉为“山东小延安”,是一片被烈士鲜血浸染、用群众支前小车推出来的红色热土。这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沂蒙人民进行艰苦斗争的光辉历史,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的诞生地。革命战争年代,沂南是党、政、军领导机关频繁活动和长期驻扎的战略要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山东省政府前身)等首脑机关都曾在此驻扎。陈毅、粟裕、罗荣桓、徐向前、朱瑞、黎玉、肖华等一大批将帅曾在此运筹帷幄,领导或指挥了整个山东的抗战和解放事业,这使得沂南成为当时山东抗日斗战的指挥中心和行政中心。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沂南人民展现了“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崇高奉献精神,以“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大姐”李桂芳、“拥军妈妈”胡玉萍为代表的沂蒙红嫂英模群体的感人事迹,感天动地,生动诠释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核。如今,沂南县红色遗址遗迹遍布域内,是宝贵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抗日民主政权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遗址、大青山战斗遗址及烈士陵园等,共同构成了立体而丰富的文化矩阵,它将激励着一代代后人继续发扬光荣革命传统,为革命老区的振兴而不懈奋斗。

参观学习期间,烟台老促会一行在临沂市老促会会长谭庆功、执行会长王皓玉,沂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冉凡亚,沂南县政协主席王立忠,沂南县国有林场总场场长贺可进,沂南县老促会会长王玉录、常务副会长马士专等陪同下,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学习与体验。

沂蒙红嫂纪念馆静卧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的青山怀抱之中,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一段浓缩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战争史。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图一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峥嵘岁月。

在“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展室,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容照片和简陋的故居复原场景,瞬间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讲解员深情地讲述着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带领全家悉心照料呵护八路军子女,“让革命的后代活下来,咱自己的孩子就是死了还能再生”的铿锵誓言犹在耳畔。她家先后抚养了40多名革命后代,而自己的4个亲孙子却因营养不良而不幸夭折。这种超越血缘、舍小家为大家的博大母爱,让大家久久驻足,眼眶湿润。
移步至“沂蒙红嫂”明德英的展室,那幅经典的“乳汁救伤员”画像,以其极具冲击力的艺术形象,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影像资料与翔实的文字记载,还原了这位哑娘在危难时刻,用甘甜的乳汁挽救生命垂危的八路军伤员的感人壮举。她冲破封建枷锁,以最朴素、最本能又最崇高的人性光辉,诠释了“红嫂”这一称谓的全部内涵。李淑芹会长仔细聆听着讲解,不时用手机拍下珍贵的图片资料,并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明德英生前的生活状况等,向讲解员细致询问,力求更全面地理解这位伟大女性的精神世界。

在“沂蒙大姐”李桂芳的展陈前,著名的“火线桥”故事通过动态影像得以再现。在1947年5月12日、孟良崮战役打响的前一天傍晚,李桂芳带领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跳入齐腰深的汶河水中,用柔弱的肩膀扛起门板,为奔赴前线的子弟兵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她们的身体在寒风中颤抖,她们的意志却在战火中淬炼成钢。李淑芹会长一边观看,一边与随行人员低声交流,感慨道:“这是何等的勇气与担当!我们的军队能取得胜利,正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人民作为坚强后盾。”

随后,大家还聆听了“拥军妈妈”胡玉萍数十年如一日拥军优属的感人事迹,以及在将帅展室中回顾了革命将帅们在沂蒙山区运筹帷幄、与人民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故事。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一幅幅定格历史的图片,一段段珍贵的影视资料,生动再现了红嫂们与子弟兵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岁月情怀。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每每至动情处,都令在场人员无不动容,不少人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李淑芹会长全程神情专注,时而俯身细看展柜中的文物,时而停下脚步凝神思索。她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珍贵的资料,并表示要将这些生动的教材带回去,让烟台老区的人民共同学习。
参观学习结束后,进行学习和经验了交流。
临沂市老促会会长谭庆功首先代表临沂市老促会对烟台老促会李淑芹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临沂市老促会近年来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老区发展大局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表示,临沂市老促会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为己任,积极在政策争取、项目建设、产业扶持、宣传推介等方面为老区发展奔走呼吁、牵线搭桥。特别是在挖掘、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开拓性的工作,努力让红色遗产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沂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冉凡亚介绍了沂南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县老促会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沂南县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挖掘保护与宣传利用成果。他指出,沂南作为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和红嫂精神的诞生地,始终将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建设提升革命纪念场馆、创作红色文艺精品、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红色故事口口相传,让革命精神深入人心。目前,正致力于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红色基因的时代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认真听取了情况介绍后,烟台市老促会会长李淑芹发表了充满感情的讲话。她指出,此次沂南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沂蒙红嫂,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坐标。她们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女性所具有的坚韧不拔、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品格。这种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等一脉相承,共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李淑芹会长表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烟台与临沂两地老促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机制。未来可以在红色文化研究、干部教育培训、老区产业项目对接、经验交流互鉴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携手为促进山东省革命老区的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烟台老促会的沂南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更架起了一座连接烟台与临沂两地老促会工作的桥梁。它预示着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沂蒙精神与胶东红色基因将交相辉映,共同汇聚成推动齐鲁大地革命老区迈向更加美好明天的磅礴力量。